兰州话八级考试,你能拿多少分? 一名高中生所出的试卷风行网络,引发市民对兰州方言的关注
“以下兰州方言表示人体部位的是(多选题):1.康子;2.巧儿;3.奔喽;4.钩子;5.尕心眼子;6.波西盖子;7.苟加。”近日,一套兰州话八级考试试卷在网络上风行,很多兰州人答题进行测试。由此,引发了一场人们对兰州方言的关注。
现状:
方言的使用人群不断缩减
在这套试题中,“康子”是胸脯的意思,“奔喽”指的是额头,“波西盖子”是膝盖。虽然这些字写得并不准确,但是熟悉兰州方言的人基本上都能看明白。据传,这套题是兰州市一名高中生所出,初衷是应对学校的研究性学习课程。目前其调查研究已结题,本套题对大众公开,仅存娱乐性。试题有多选题、读音题等,满分100分。
试着答了一下这套兰州话八级考试题,一口普通话的梁波才得了80分。通过答题,他有感而发:“原来兰州话也是非常有意思的。”作为老兰州人,梁波很久不说兰州话了,基本上都忘记了。说起原因,他说主要是现在没有语言环境,兰州市区里人们多数都说普通话,如果一个人说兰州话,会很别扭的。但是听到兰州话,他还是感到非常亲切。
与30多岁的梁波不同,今年刚考入外地大学的小李,一入学就遇到了乡音尴尬。开学后,老师要求每个学生说一句家乡话,可是他憋了半天也说不来兰州话。他虽然从小生长在兰州,可从来没有说过兰州话,只是能听懂些许简单的话语。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及人口流动日益频繁,普通话得到更广泛地应用,而方言的使用人群和使用范围则不断缩减。对许多“90后”“00后”而言,方言早已成为一个遥远的概念。
专业人士:
方言应当受到保护
“‘少小离家老大回,乡音未改鬓毛衰’可能变成一个很古老的场景。”长期研究兰州历史文化的孔祥魁,对兰州话有着很深的感情,方言连着很多人关于故乡的记忆。在长期的使用中,兰州话早已衍化为一种身份识别的符号,成为拉近人们情感、凝聚文化认同的重要媒介。在全球化与城市化进程中,如果方言与故乡的过往一并凋零,乡愁也就成了无根的浮萍。无论是出于情感传承,还是从文化传承等角度考虑,方言都应当受到保护。
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彭维国
相关文章:
- [在线] 兰州丨多年堵塞的下水
- [在线] 走近“网红”兰州人
- [在线] ■走近“网红”兰州人
- [在线] 兰州公交出租汽车有限
- [在线] ■兰州晚报萤火公益“
- [在线] 美甲、追星、跳舞……
- [在线] 兰州反电诈中心发布紧
- [在线] 网络达人老姜:用心推
- [在线] ■走近“网红”兰州人
- [在线] 甘南多拉村致信兰州晚
相关推荐:
- [在线] 整容失败 女士鼻子变了形 美容机构已转让给他人,金女士不知该找谁维权
- [在线] 仅仅18分钟 交警护送骨折老人及时就医
- [在线] 社区开办免费智能手机课堂 120位老人过上智能生涯
- [在线] 老年人不会使用智能手机怎么办? “益起来”公益课堂帮大家解锁新技能
- [在线] 太危险 高速应急道上有人违停睡觉
- [在线]998棋牌:“上下班时间路过城区部分地段
- [在线] 买了34万元的保险 8年后取款只给29万元 经记者两次协调 保险公司返还全款和利
- [在线] ■社会传真 心愿树圆了老人“走路”梦
- [在线]998棋牌: 男子酒后泄愤 潜进居民小区放火烧车 法院判决犯放火罪获刑4年
- [在线] ■走近“网红”兰州人 醉爱大兰州:把金城美食吃给你看